綠燈

福建沿海(泉州、漳州)近期出現赤潮現象,貝類攝入麻痺性貝類毒素累積,導致泉漳地區出現多起食用貝類中毒事件,中國大陸福建省貝類產品有向本署申請輸入查驗紀錄,經查部分輸入產品業者已確認非屬泉州、漳州水域產品,其餘未有水域資訊之輸入產品,業者回報無客訴異常,另截至6月17日止,未獲各地衛生局通報有疑似食品中毒案例。

  • 事件等級:綠燈
  • 福建沿海(泉州、漳州)近期出現赤潮現象,貝類攝入麻痺性貝類毒素累積,導致泉漳地區出現多起食用貝類中毒事件,中國大陸福建省貝類產品有向本署申請輸入查驗紀錄,經查部分輸入產品業者已確認非屬泉州、漳州水域產品,其餘未有水域資訊之輸入產品,業者回報無客訴異常,另截至6月17日止,未獲各地衛生局通報有疑似食品中毒案例。
  • 詳細內容:依據106年6月13日媒體報導:福建沿海(泉州、漳州)近期出現赤潮現象,貝類攝入麻痺性貝類毒素累積,導致泉漳地區出現多起食用貝類中毒事件,經查我國自中國大陸福建沿海有輸入貝類產有向本署申請輸入查驗紀錄(106年6月6月至13日止),本案已即時聯繫該業者要求查明並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7條落實自主管理,並已責成所轄衛生機關加強管理。 相關連結如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613000795-260309。 ;; 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民眾如赴當地旅遊,應避免購買及食用問題食品。 麻痺性貝毒常存在於民眾食用的海鮮物種中,如二枚貝(文蛤、牡蠣、西施舌、孔雀蛤、淡菜、海瓜子、竹蟶等)、蟹類、螺類及河豚。 食入後約15~30分鐘開始出現中毒症狀,嘴唇四周會先出現灼熱與麻木刺痛感,也有頭痛、眩暈、運動失調等神經性症狀。除了上述典型症狀外,也會出現腹痛、噁心嘔吐、腹瀉等不同程度的腸胃道不適。嚴重時導致肌肉麻痺、呼吸困難及呼吸衰竭而死亡。死亡率約為 8~10%,幼童對麻痺性貝毒的感受性較成人高。 目前並沒有特效解藥,在攝食後4小時內,可利用活性碳吸附毒素,或以鹼性的重碳酸鈉溶液利用毒素不穩定的特性來進行洗胃或灌腸。 詳細資料可參考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中毒專區,連結http://www.fda.gov.tw/TC/siteContent.aspx?sid=1950 ;; 請業者多加留意,避免輸入外國監測發布貝毒警訊管制區(本次為福建省泉州及漳州海域)捕撈區之產品。若有輸入類似或疑似回收警訊產品或相關產品,應立即向外國原廠或出口廠商查證,並依自主管理原則,主動暫停已進口之疑似回收產品販售。若獲原廠通知已進口之產品為需回收產品,應立即主動下架回收,通知消費者退換貨,並通知公司所在地衛生局與本署。 請加強自福建沿海(泉州、漳州)輸入貝類產品衛生安全管控,落實自主管理,明確要求製造/出口商,輸臺之產品均應符合我國食品衛生法規之規定,始准輸入,並應要求不可供貨發布警訊管制區之產品。